救助丁世方将军的甘肃张掖老乡魏铎臣

1937年4月下旬的某天清晨,甘肃省张掖市明永乡的魏铎臣,早早起来打算给骡子喂点草料。不料在草堆中发现了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昏倒在草堆里,衣衫褴褛,从腿部渗出的血迹可以判断,他受过很严重的伤。魏铎臣将年轻人背回了家中,喂了一点野菜疙瘩汤,年轻人渐渐苏醒。通过交谈魏铎臣了解到,这位年轻人居然是红军西路军总医院院长丁世方。

原来,1937年,红西路军历经高台、临泽倪家营子战役兵败后,被迫转战退至祁连山红石窝,并在“石窝会议”后分兵。红军西路军总医院院长丁世方,负责带领1000余名医护人员、伤病员及随军家属在深山与马家匪军(简称“马敌”)周旋。

在一次与马匪的战斗中,丁世方腿部受重伤,与部队彻底失去联系。他拖着伤腿多方辗转,最终因体力不支,于1937年4月下旬的清晨昏倒在甘肃省张掖市明永乡村民魏铎臣家的草堆里。

当时马家匪军正四处搜捕失散的红军,发现红军不报或私藏,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魏铎臣毅然选择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丁世方,期间三次用行动践行“守护”,且每次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为躲避马匪搜查,魏铎臣在自家供奉神位的堂屋里秘密修了一道夹墙,将丁世方藏在夹墙中。但时间一久,“魏家藏红军”的消息还是被村里部分人察觉,马匪军随即开始挨家挨户搜查。

危急时刻,魏铎臣想到“最显眼的地方最保险”,果断将丁世方转移到院子里高大密集的榆树上。当马匪搜查队气势汹汹冲进魏家堂屋,发现夹墙中空空如也,恼羞成怒的马兵军官将魏铎臣押到营部,用“吊梁拷打”的残酷手段逼问红军下落,但魏铎臣始终紧咬牙关、拒不承认。最终,魏家不得不拿出25石糜子,才将魏铎臣赎回。

魏铎臣感觉丁世方留在村里仍不安全。于是,他在村西北一个土崖下的野草丛生处,悄悄挖了一个隐蔽的窑洞,将丁世方从家中转移到窑洞里。此后,魏铎臣每天都要避开他人视线,偷偷给丁世方送饭、送水、送药。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丁世方的腿伤渐渐痊愈,体力也逐渐恢复。为了进一步隐藏身份,丁世方化名“王先生”,在当地帮村民行医,既不暴露身份,也能悄悄立足。

1937年8月,丁世方在行医到民乐县韩家营时,幸运地与“寻找红军失散人员”的王定国接上了头。王定国计划将丁世方带往张掖,以便归队。临行前,丁世方特意返回明麦渠(魏铎臣所在村)向魏铎臣道谢。

魏铎臣担心丁世方路上缺钱或遇到麻烦,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自家的一头骡子,用卖骡子的钱给丁世方凑了盘缠,还亲自护送他到张掖,确保他能安全与队伍汇合。

然而,魏铎臣“救护红军、又送红军归队”的义举,最终还是被马匪军彻底发现。马匪再次抓捕了魏铎臣,将他关进班房40多天。魏家为了赎回他,再次付出沉重代价。他们家拿出了十块大洋,才将魏铎臣从狱中救出。

建国后,丁世方没有忘记魏铎臣的救命之恩。此时的丁世方已在新中国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卫生部副部长、部长,以及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等职,1955年还被授予少将军衔。

尽管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变化,但丁世方始终记挂着魏铎臣。他多次给魏铎臣写信,表达感谢,还主动协调地方政府,或通过自己的关系,为魏铎臣一家提供生活上的照顾,用实际行动回报当年的“生死之恩”。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888515.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