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奔向4000点,有人悄悄上车,有人被当燃料
说真的,每次看到“行情彻底明朗”这六个字,我后背就莫名其妙地发凉。
就好像你开夜车走在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突然之间,远光灯“唰”地一下,把前面一百米照得跟白天一样。你第一反应是啥?是“哇塞,路况真好,赶紧踩油门”吗?
别闹了。
正常人的反应都是下意识地眯起眼,脚尖在刹车上点一下。因为你心里门儿清,光越亮,影子就越黑。你看得清路,也看得清路边的悬崖。
现在的A股,就是这束晃得人睁不开眼的远光灯。4000点这个数字,跟个大灯泡似的挂在天上,所有人都仰着脖子看,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我那个刚把三年定期取出来,连手续费都顾不上算就冲进来的小舅子,昨天在家庭群里发了张K线图,配文是:“史诗级牛市,梭哈是一种智慧!”
我一看就乐了,回了他一句:“别急着喊牛市,先看看你手里拿的是船票,还是上船刷的碗。”
他当然不乐意听。但这就是实话。这波所谓的“震荡爬向4000点”,压根就不是什么溫情脉脉的“加速模式”。说白了,这是一场换血,一场在冲锋号吹响之前的内部大清洗。这趟开往4000点的列车,不是谁都能坐稳的,它一边开,一边往下踹人。
你问关键在哪儿?关键不在于指数能不能到4000点——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想,给你拉到5000点又如何?关键在于,在这场看似明朗的行情里,谁在悄悄上车,谁又在被当成燃料,以及咱们这些肉体凡胎,到底该把屁股坐在哪一节车厢里。
咱们今天不聊什么“W底”、“均线多头”,那些都是马后炮。咱们就盘盘这浑水里三股看得见摸得着的劲儿:人心、钱,还有那只看不见的手。
先说说人心这玩意儿。
股市里最不值钱,但也最致命的就是人心。我有个朋友,去年在白酒股上亏了一台帕拉梅拉的钱,从此心如死灰。这波行情从3000点爬上来,他愣是一股没动,眼睁睁看着账户从“深套”变成“浅套”。上周他终于憋不住了,给我打电话,声音跟蚊子哼哼似的:“老姜,我看那个消费板块要补涨,我是不是该动动了?”
你猜怎么着?他听了个不知道哪儿来的小道消息,买了只食品股。第二天跌了1.8%,他立马就慌了,家庭群里求安慰。第三天涨了2.5%,他高兴得跟中了彩票似的。第四天又跌了1%,他彻底崩溃,小赚一个点就跑了。结果,他卖掉的当天下午,那票拉了个涨停。
他在电话里跟我嚎了半天,说这股市就是针对他。
我乐了,我说你可拉倒吧,股市忙着呢,哪有空针对你?是你心里那点“恐惧”和“贪婪”在左右互搏。跌了怕亏得更多,涨了怕利润回吐,赚了点毛毛雨就赶紧揣兜里,生怕是梦一场。
你再看看我那“梭哈是一种智慧”的小舅子。他属于另一个极端。满仓干进去,买了俩热门概念,人工智能和半导体。前天半导体回调,他脸都绿了,问我是不是被套在了珠穆朗玛峰上。昨天一个反弹,他又觉得自己是股神巴菲特的亲弟弟,后悔没加杠杆。
看到了吗?这就是“人心”。一个是被蛇咬了十年怕井绳,另一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是不知道老虎长啥样。而最近沪深两市动不动就接近两万亿的成交额,这里面有多少是像我朋友那样犹豫不决的“恐慌盘”,又有多少是像我小舅子那样打了鸡血的“FOMO盘”?(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
数据说,散户成交额占了六成以上。这说明什么?说明现在市场上弥漫的不是理性的“信心”,而是一种集体的“焦虑”。老的怕踏空,新的怕晚了。所有人都在拿自己的钱,赌一个“确定性”的未来。可这事儿就像往滚油里浇凉水——炸了!热闹是真热闹,但烫伤的也绝对不在少数。
所以,这第一股劲儿,就是人心浮躁。这是最大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变数。
再聊聊钱。
股市里有句老话,叫“量是价的先行官”。这话没错,但不够糙。我的版本是:“钱是爷,K线是孙子”。你别跟我扯什么技术形态,没钱,画出个飞龙在天也没用。
这波行情,钱的流向特别有意思。
一方面,是那帮被称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也就是外资。这帮人的鼻子比警犬都灵。过去一周,他们买了差不多三百亿。关键是,他们买了啥?我扒拉了一下数据,人家主要往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这些地方钻。
你想想这是为什么?这些板块有个共同点:业绩确定性强,估值相对合理,而且是国家政策扶持的“肌肉”产业。说白了,人家老外来A股不是来赌博的,是来投资的。他们买的是中国的国运,是在经济结构转型里最硬的那几块骨头。他们追求的不是一夜暴富,而是“我闭着眼睛买,放三年,大概率不会亏”的确定性。
另一方面,是我们内部的资金。两万亿的成交额,听着吓人,但你得细品。这里面有多少是真正的增量资金,有多少是存量资金在里面“倒手”?我自己的观察是,这波震荡,更像是一次“资金换防”。
之前套在房地产、大消费里的一些老钱,眼看着那边半死不活,现在开始挪窝了。挪到哪儿?就往新能源、新基建这些有政策风口的地方去。这就造成了板块的快速轮动。今天煤炭钢铁“搭台子”稳住大盘,明天新能源半导体就上来“唱戏”拉人气,后天消费医药再出来“补涨”安慰一下没上车的人。
这个过程,看着是震荡,实际上是市场内部在进行一次“资产重估”。钱,正在从那些“过去的好学生”身上,流向那些“未来的潜力股”。所以你看指数好像没怎么暴涨,但如果你买对了板块,收益可能早就超过了指数。我自个儿账户里那只新能源票,指数磨磨唧唧的时候,它一个月已经干了30%的涨幅。
所以,这第二股劲儿,就是“钱的迁徙”。聪明钱在布局未来,内部资金在调仓换股。你要是还抱着老黄历不放,那大概率只能看着别人家的股票天天涨停。
最后,说说那只“看不见的手”。
任何时候分析A股,都不能脱离政策这个最大的基本面。你要是觉得这波行情是市场自发走出来的,那你就太天真了。
为什么是现在这个节点,开始吹“4000点”的风?你看看外部环境,再看看内部需求。外部,全球经济都病怏怏的,美联储加息的靴子悬在天上。内部,咱们需要稳增长、保就业。怎么办?
搞活资本市场,就是最立竿见影的一招棋。
股市涨了,股民有钱了,就敢消费了。企业融资方便了,就敢扩大再生产,就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所以,近期你看到各种政策组合拳,什么加快新基建、鼓励大宗消费、维持流动性宽松……这不是巧合,这是在给股市这锅湯“加柴火”。
国家队在旁边给你扶着腰呢,告诉你:“大胆往前走,莫回头”。
但你得明白,扶着你,是让你走“正道”,不是让你去瞎跑。正道是什么?就是那些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产业。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数字经济下的新基建,人口老龄化下的生物医药……这些才是“钦定”的主赛道。你非要去炒那些马上要被淘汰的夕阳产业,或者纯粹讲故事的垃圾概念,那这只“看不见的手”不仅不会扶你,还可能反手给你一巴掌。
所以你看,这盘棋其实很清晰。人心在躁动,钱在流动,政策在撬动。三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把指数往4000点的方向推。
那咱们该怎么办?
要我说,这会儿你最该做的,不是去预测明天是涨是跌,而是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我的仓位,能不能扛住一次急刹车?满仓梭哈的人,就像是开快车不系安全带,一个小颠簸就可能让你头破血流。我始终觉得,任何时候,手里留点现金,比持有任何一只股票都让你心里踏实。那是你反败为胜的子弹。
第二,我手里的票,是“时代的眼泪”,还是“时代的宠儿”?别再迷恋那些过去辉煌但逻辑已经变了的股票了。多去看看政策文件,多去研究一下产业趋势。跟着那帮“聪明钱”的屁股后面走,虽然不一定能吃到最肥的肉,但至少不会喝西北风。
第三,我有没有耐心?这波震荡市,最考验的就是耐心。就像我那个朋友,一个涨停就让他心态失衡,这种人是赚不到大钱的。真正的好公司,好股票,是需要时间去“发酵”的。你买的不是一串代码,而是这家公司未来三到五年的成长。如果你连三五天的波动都受不了,那你还是把钱存银行吧。
行了,酒喝得差不多了,话也说透了。4000点这个目标,更像是一个路牌,告诉你方向是对的,但没告诉你路上有多少坑。这趟车,注定是颠簸的,它会把那些心态不稳、方向不明、没有耐心的人,一个一个地颠下去。
所以,这趟奔着4000点的车,你是准备找个好座位系好安全带挤上去,还是就站在站台边上,看着它呼啸而过?
评论区里聊聊你的票,你的仓位,你的想法呗。
---
老姜声明: 上面这些都是我喝多了的胡言乱语,是我自个儿的投资心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成年人,得为自己的钱包负责。我说了啥,你听听就行,别当真,亏了钱可别来找我。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8268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