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第12兵团:徐蚌战场背后的编成内幕与决策纠结

【引言】

一支被寄予厚望的王牌兵团,为何刚组建就陷入内耗?1948年的国民党第12兵团,集齐了胡琏的“土木系”精锐,却因派系倾轧埋下致命隐患。白崇禧扣着部队不放,何应钦硬塞进“外人”,黄维空有司令头衔却调不动一兵一卒——当这样的杂牌兵团被扔进淮海战场,等待他们的岂止是解放军的炮火?

【正文】

黄维接任第12兵团司令时,手里攥着的是一把烂牌。表面看,兵团核心整编第18军(原整11师)是陈诚“土木系”的看家部队,师长胡琏打仗狠辣,从淞沪会战到石牌保卫战,这支部队没少让日军吃苦头。可问题在于,老蒋为凑人头,硬把汤恩伯系的85军塞了进来。

85军军长吴绍周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带着华北战场退下来的残部,在兵团里就是个后娘养的。兵团副司令胡琏开会时,连正眼都不瞧他。更绝的是白崇禧——这位“小诸葛”为阻挠兵团组建,扣着整28师死活不放,最后干脆把师长李良荣调去福建当省主席。等85军好不容易归建,黄维的主力早开赴前线,留给吴绍周的只有双堆集的包围圈。

派系斗争直接要了命。被围期间,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突然阵前起义。讽刺的是,就在起义前一天,这位地下党员还专门打电话给18军参谋长杨伯涛套近乎。杨后来回忆:“听他分析战局头头是道,我还当是土木系自己人。”而18军军长覃道善更憋屈——他的10军本就是18军抽调的骨干部队,结果在突围时被当成炮灰顶在最前面。

兵团内部甚至流行黑话:18军叫“正房”,10军算“偏房”,14军是“表亲”,85军只能当“外室”。这种割裂在战场上暴露无遗:当黄维下令炸毁重装备突围时,18军的炮兵宁可把大炮拆成零件也不留给友军;而85军的士兵饿得啃树皮时,土木系部队的卡车里还藏着大米罐头。

【结语】

淮海战役纪念馆里,至今陈列着12兵团将领的日记本。胡琏写满作战计划的那页被子弹打穿,吴绍周的最后一页却只画了个问号。或许答案早就藏在兵团组建那天——当白崇禧摔电话骂“拆东墙补西墙”时,这支军队的丧钟就已经敲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208822.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