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代财报揭秘:游戏大卖,公司反倒不赚钱了?
朋友们,最近万代南梦宫的财报,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
简单概括就是一句话:游戏卖得越多,公司亏得越惨。
你没看错,我没疯。
在这个魔幻的现实世界里,万代南梦宫用一份华丽的财报,给我们生动演绎了什么叫“增量不增利”,什么叫“瞎忙活”,什么叫“我为公司流过血,公司送我去吃土”。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财报数据显示,万代销售额蹭蹭涨了5.3%,达到了6438亿日元,说明大家还是愿意掏钱的。
但骚就骚在,营业利润duang一下掉了7.2%,净利润也跟着滑坡。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你开个面馆,一天卖出去的碗数破了历史记录,结果月底一算账,发现自己还欠着隔壁老王的面粉钱。
你一边数着空碗一边流泪,客人都以为你生意火爆感动哭了,只有你自己知道,卖一碗亏五毛,卖得越多,破产越早。
万代南梦宫,就是那个一边哭着数碗,一边还得挤出微笑感谢顾客的打工人。
一、主机游戏的“无底洞”: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这次利润暴跌的重灾区,就是大家最熟悉的主机和PC游戏业务,也就是那个所谓的“数字业务”。
这个部门,营收微增1.3%,看着还行。但营业利润,暴跌了16.4%。
一个1.3%,一个-16.4%,这中间的差额,就是万代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时流出的血。
为什么会这样?
官方给了几个理由:开发成本高了、营销费用多了、定价策略调整了。翻译成人话就是:
第一,做游戏的成本越来越哈人。
现在的3A大作,没几个亿美金的预算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画面要卷、地图要卷、玩法要卷,结果就是研发成本像坐了火箭,直奔外太空。
第二,卖游戏的成本也越来越哈人。
游戏做出来,你得宣传吧?
主播得请吧?
广告得买吧?
这些钱花出去,水花可能还没你往功德箱里扔钢镚儿大。
钱都砸给了宣发和研发填坑了。
第三,也是最致命的——打折。
财报里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上半年万代发了37款新作,总销量增长了26%,卖了足足2290万份。
看着很猛吧?
但没用。
这些销量是怎么来的?
很大一部分是靠打折促销换来的。
尤其是欧洲市场,销量暴增72%,卖了1340万份,成了绝对主力。
但你猜怎么着?
欧洲玩家是出了名的“等等党”和“骨折党”。
你游戏定价60欧?
我等。
你打五折?
我考虑。
你进包或者骨折到9.9欧?
那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万代一边看着欧洲飙升的销量数字笑开了花,一边看着收窄的利润率哭出了声。
这卖的不是游戏,卖的是KPI,是给股东看的PPT。
每一份打折卖出去的游戏,都是对利润的无情切割。
更骚的是,日本本土市场销量暴跌48%。
自家老巢都快守不住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日本玩家用脚投票,他们可能也觉得,万代的这些“新作”,不值那个价。
所以你看,主机游戏业务现在就是个围城。
城外的人觉得你光鲜亮丽,天天出大作;城里的人自己知道,做的都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利润比纸还薄。
这很魔幻。真的,非常魔幻。
二、谁在给万代续命?答案是:胶佬和手游氪佬
当主机游戏部门在ICU里反复横跳的时候,是谁在给万代输血?
答案你可能想不到,但又在情理之中——卖塑料的和搞手游的。
财报里最亮眼、最稳健的板块,是玩具与模型事业部。
销售额增长9.0%,营业利润提升8.9%,利润率高达18%。
朋友们,18%的利润率啊!
这是什么神仙数字?
隔壁游戏部门的兄弟们看了都想提刀过来拜把子。
这背后的唯一真神,就是《机动战士高达》。
高达一个IP,就创造了1272亿日元的销售额,把第二名《海贼王》(695亿)远远甩在身后。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万代辛辛苦苦开发一款3A游戏,投入几百号人、耗时好几年,最后利润可能还不如开几条生产线,多印几盒RG、MG、PG模型来得多。
玩家们嘴上骂着万代的游戏没新意,身体却很诚实地抢购着每一款限定版的高达模型。
(讲真,谁还没为信仰充过值呢,那塑料小人是真上瘾)
游戏里的“巴巴托斯”可能让你血压飙升,但拼装好的“巴巴托斯”模型摆在桌上,那叫一个赏心悦目。
一个是烧钱的无底洞,一个是印钱的永动机。
万代的高层但凡脑子清楚点,就该给模型事业部的负责人磕一个。
没有这些胶佬们用爱发电,用钱包投票,万代那份财报,只会更难看。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业务。
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另一边,手游业务也成了重要的增长点,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6%,预计全年还能继续涨。
虽然财报没细说,但想想也知道,那些让你忍不住“648”来一发的IP手游,论吸金能力,可比一份一份卖拷贝的主机游戏稳定多了。
一个是“一锤子买卖”,打完折还可能亏本。
一个是“细水长流”,只要服务器开着,总有大佬为你续上法拉利。
这笔账,傻子都会算。
三、万代的“中年危机”,也是整个行业的警钟
所以,万代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它告诉我们,传统的3A游戏模式,可能真的快走到头了。
过去,大家觉得做3A游戏是游戏公司的浪漫和追求。
但现在,它越来越像一场豪赌。
赌赢了,名利双收;赌输了,万劫不复。
而随着成本的无限膨胀,赌输的概率越来越大。
万代这次“增量不增利”的窘境,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缩影。
它暴露了整个行业的核心矛盾:玩家对游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制作成本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玩家购买力的上涨速度。
结果就是,厂商为了收回成本,只能在游戏本体之外动心思。
要么DLC地狱,要么内购满天飞,要么就像万代这样,疯狂打折换销量,用一个虚假的繁荣来掩盖利润的苍白。
最后,受伤的是谁?
是玩家。
我们花着更多的钱,玩着可能“半成品”或者“公式化”的游戏,还要忍受各种骚操作。
所以,万代下调全年利润预期,一点都不奇怪。因为这条路,越走越窄了。
未来,万代可能会更依赖卖塑料小人和搞手游来赚钱。
主机游戏?
可能会变得更保守,更不敢创新,毕竟,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赔本赚吆喝”的典型。
这对于我们玩家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也许有一天,当我们提起万代南梦宫,首先想到的不再是《艾尔登法环》或《铁拳》,而是一排排帅气的胶达和那句熟悉的“充值成功”提示音。
我反正是没看懂,也许这就是商业吧。商业,不相信眼泪。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8573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