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士刺死7个鬼子后疲惫,忽见一日军冲来,他背靠矮墙心生一计
1939年寒冬腊月,河北的雪下得正紧。
张树义拄着那把已经卷了刃的刺刀,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成了霜。
他刚抹了把脸,手上的血和雪水混在一起,顺着指缝往下滴。
脚边横七竖八躺着七个鬼子,有个还没断气的正抽搐着,把雪地蹭出一道道血印子。
突然,身后传来野兽般的嚎叫。
张树义一扭头,好家伙!
一个足有两米高的日军曹长端着刺刀就冲过来了,那架势活像头饿急眼的熊瞎子。
"完犊子了!"他心里咯噔,后腰却突然硌到个硬物——是早上换下来的空弹链,铁环上还沾着机枪的油泥。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鬼子刺刀离胸口还剩三指宽的时候,张树义猛地甩出弹链。铁链子"哗啦"一声缠住鬼子小腿,两人"扑通"栽进雪窝里。那鬼子嗷嗷直叫,嘴里喷出的热气带着股腥臭味,活像村里过年杀猪时的味道。
三年前,这个河北灵寿的庄稼汉连杀鸡都手抖。现在他却像头受伤的豹子,把弹链在手上绕了两圈,死死勒住鬼子的脖子。铁环陷进皮肉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动静,听得人牙根发酸。鬼子挣扎时抓破了他的棉袄,露出里面补丁摞补丁的衬衣——那是他娘用要来的碎布头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像蚯蚓爬。
"排长!你这伤咋跟被熊瞎子挠了似的?"战后卫生员边包扎边打趣。张树义"嘶"地吸了口凉气,从怀里掏出半块冻得梆硬的窝头,用后槽牙磨下来一小块:"跟小鬼子干仗比伺候十亩地还累人。"他摩挲着那串染血的弹链,突然想起参军那天班长说的话:"树义啊,这黄土下面埋着咱祖宗的骨头,让东洋人踩了还算人吗?"
那个被勒死的曹长兜里掉出块怀表,金灿灿的表盖"啪"地弹开,露出张女人照片。张树义一脚把它踹进雪堆,就像三年前看着鬼子把村里刘铁匠的闺女拖走时那样。后来他总跟新兵蛋子说:"别信鬼子装模作样,他们怀表里揣的女人,保不齐就是昨儿刚祸害的大姑娘。"
仗打完了,张树义把弹链埋在了自家麦地里。每年清明带着孙子去上坟,指着绿得发亮的麦苗说:"瞅见没?这些庄稼是拿血喂大的。"有回小孙子问怕不怕打仗,老头从兜里摸出个弹壳,在磨盘上转得嗡嗡响:"怕啊,可一想到背后是咱的炕头、咱的灶台,这怕就得就着窝头咽下去。"
如今村里放抗日剧,老头总蹲在最后一排吧嗒旱烟。看到主角耍帅摆造型就撇嘴:"扯淡!当年老子用弹链勒鬼子脖子,哪有空摆这花架子?"逗得满场哄笑。但没人敢笑他胳膊上那个十字疤——那是给牺牲的弟兄们记的账,说好了到了下面要挨个点名。
前些日子县里电视台要来采访,村支书劝他把弹链挖出来当文物。老汉蹲在地头抽完三袋烟,最后摆摆手:"让它陪着地里的老伙计吧。"风吹过麦浪沙沙响,像是当年战场上弟兄们的脚步声。有后生问要是再打仗咋整,他眯着昏花的老眼笑:"现在咱国家硬气了,种地的把地种好,当兵的把枪擦亮,看哪个龟孙还敢来撒野?"
(要是让你穿越回那个年代,你觉得随身带的啥物件能当武器使?)
本文致力于弘扬社会正气,无任何侵犯版权或肖像权的意图。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协商处理。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34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