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娃买的房终于卖出去了!十年三套房,这账算得我直叹气

给娃买的房终于卖出去了!十年三套房,这账算得我直叹气

今儿翻着手机里的卖房合同,手指头都有点发颤。红章盖下去那刻,我盯着"成交价"那栏数字发了会儿呆——比当年买的时候,整整少了五六十万。老伴儿在厨房择菜,听见动静探出头:"卖了?"我点点头,他嘀咕了句:"早该卖,这月房贷又扣了两千八。"

说起来也巧,我家这十年跟房子较上劲了。头套是2015年换的学区房,那时候政策紧,好学校周边房源金贵,咬咬牙借了亲戚二十万凑首付。第二套是2018年,想着大闺女快上初中,提前在学区附近布个点,刚好赶上房价往上蹿,中介说"现在不买明年更贵",我们又砸进去一百多万。第三套就是给娃买的这套,2021年签的合同。

记得签购房合同时,销售把保温杯往桌上一放,拍着胸脯说:"阿姨您放心,这片区五年内涨三成没问题。"那会儿娃娃刚上高一,每天放学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我跟老伴儿商量:"咱多累点,娃将来不用租破房子住。"谁知道第二年政策变了,学区重新划分,这房子一下从"香饽饽"成了"烫手山芋"。

去年春天开始挂房源,挂牌价从420万降到380万,来看房的人倒是不少,不是嫌税费高就是说房龄老。有回来了个年轻小两口,摸着墙皮直皱眉:"阿姨,这墙要是刷漆得多少钱?"我咬咬牙:"我出,只要你们诚心要。"结果人家转头就定了隔壁新楼盘——人家说"宁可多掏十万买次新房"。

最愁的是还房贷那几年。每月15号准时扣款,有回老伴儿记错了日子,14号就把钱转去理财账户,等发现时利息都扣了三百多。我跟他说:"这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娃娃以后结婚买房,哪能不给他留?"他叹口气:"我知道,可这月供跟拴在裤腰带上的石头似的,喘气都费劲。"

今年开春,实在扛不住了。中介说现在市场低迷,能接盘的要么是刚需,要么是捡漏的。我们把装修剩下的瓷砖、灯具全拆了,连定制的衣柜都便宜卖了,就为让买家觉得"能省点钱"。最后成交价318万,中介说"阿姨您这价够实在"。签完字那天,老伴儿蹲在楼下抽烟,火星子在暮色里一明一灭:"要不...咱把车库卖了?"我踢了他一脚:"净说傻话,娃的车就停在楼下,没了车库冬天咋办?"

现在房子过户手续办完了,银行短信提示贷款结清的那刻,我盯着手机屏愣了好久。十年前第一次买房,销售说"这是给未来的投资";五年前第二次买房,邻居说"学区房稳赚不赔";三年前第三次买房,中介说"现在不买以后更贵"。可谁能料到,当年咬着牙多掏的首付,如今全搭进了这波行情里。

前儿路过小区门口的早餐铺,听见俩老太太唠嗑:"现在年轻人真敢买房?"另一个说:"可不嘛,我闺女刚在新区买了套,说是公司分的福利房。"我端着豆浆站在旁边,突然想起娃娃刚上大学那会儿,打电话说"妈,我想租个便宜点的房子",我当时就急了:"租房子多不稳当?咱家有的是钱。"现在想想,娃娃租的那两年,虽然屋子小点,可他下了班能煮碗热汤面,周末约朋友来家里打火锅,倒比守着这套"负资产"自在。

卖完房那晚,我跟老伴儿坐在沙发上翻相册。娃娃幼儿园毕业照里,扎着两个歪歪扭扭的羊角辫;初中运动会,举着接力棒冲过终点线;去年研究生毕业,穿着西装抱着证书站在学校门口。老伴儿指着照片说:"你看,咱没白供他读书。"我点点头:"就是这房钱...要是早两年卖,能多换辆好车。"他笑了:"车有啥稀罕?咱闺女现在能在北京扎根,这比啥都强。"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茶几上的房产证复印件上。那上面"抵押登记已注销"的红章格外显眼。突然想起前阵子刷到的视频,有个小伙子说"父母给买的房,是我这辈子最踏实的底气"。以前总觉得这是鸡汤,现在才明白——所谓底气,不是房子值多少钱,是知道孩子在外面打拼时,身后有个不用他操心的家。

这些年折腾房子,算的是经济账,可心里的账,从来没细算过。

(数据参考:国家统计局《2021-2024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链家研究院《2024年上半年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报告》)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328669.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