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架苏35抵阿国,歼10CE中国货,伊朗再买回?

说到俄罗斯最近在战斗机出口上的动向,还真是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

这不,最近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消息就是,看国外媒体报道和卫星图片显示,俄罗斯那批之前“砸手里”的24架苏-35S战斗机,终于找到了下家,直奔北非的军事强国阿尔及利亚去了。

这消息一出,恐怕最坐不住的就是中东那边的伊朗了,毕竟这事和他们心心念念的空军现代化计划可是息息相关。

咱们先来捋捋这批苏-35S的“前世今生”。

这苏-35S可不是等闲之辈,它是俄罗斯在功勋卓著的苏-27“侧卫”家族基础上,深度挖掘潜力搞出来的四代半(按国际标准也称四代+)单座重型战斗机。

这东西有多重要呢?

直到2022年那会儿,俄罗斯空天军自己手里也就90多架这种宝贝疙瘩,妥妥的当家主力。

话说回来,咱们中国也赶了个“末班车”,在2014年那会儿就买过24架,这估计也是咱最后一次大手笔从俄罗斯买主力战机了。

时间往后推到2018、2019年,非洲大国埃及跟俄罗斯谈好了,也要买24架苏-35。

据说零件都开始组装,甚至可能都交了几架?

但天有不测风云,美国那边施加的压力太大了,埃及最终只能遗憾“退货”。

到了2021年左右,这24架本来要给埃及的苏-35,就尴尬地成了俄罗斯手里的“库存品”。

按出口标准造的,自家军队肯定不用,所以俄罗斯那真是卯足了劲要给它们找个新买家,回收资金啊!

这就引出了后来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些“传言”——2023年前后,各路消息满天飞,说这批苏-35可能会卖给伊朗,甚至一度有鼻子有眼地传出朝鲜也在谈判桌上。

特别是关于伊朗的传闻,当时炒得可热乎了,连“伊朗已经开始接收”这种误报都冒出来了。

不过冷静下来再看看,这些说法都被现实给否了。

直到最近,这盘“棋”才算真的落定。

盯着国外媒体的报道和卫星照片仔细看,俄罗斯的运输路线明显指向了北非——阿尔及利亚要接手这批战机了。

为什么是阿尔及利亚?

这个北非国家,在地区里绝对算得上是军事“重量级”选手。

看看他们空军的“家当”就知道:70多架苏-30MKA、30多架米格-29S、40架苏-34战斗轰炸机……清一色的俄制装备,阵容相当齐整(用句接地气的话说,在北非那片儿算得上是“兵强马壮”了)。

不过,阿尔及利亚自己也有焦虑的地方——手头没有四代半或者五代隐身战机啊!

光靠这些四代机,想维持现有的空中优势越来越力不从心。

所以,当俄罗斯这批现成的、质量过硬的苏-35S抛出“橄榄枝”,简直就是瞌睡遇到枕头。

现货!

不用等漫长的生产线排期,签了合同就能提货,能大大缩短战斗力形成的时间。

再说了,阿尔及利亚整个空军体系完全围绕着俄式装备搭建,后勤维护那一套早就滚瓜烂熟。

你想啊,要是突然换成美国、法国或者中国的飞机,岂不是要另起炉灶搞一套完全不同的保障系统?

这投入的成本和时间,想想都不划算。

世界上大多数买战斗机的国家,其实都特别头疼这个“后勤体系转换”的难题。

24架苏-35最终花落阿尔及利亚,对俄罗斯是解套,对阿尔及利亚是雪中送炭,但对另一个迫切想升级空军的国家——伊朗来说,可真有点“扎心”了。

消息传出后,不少分析都在讨论,伊朗的如意算盘似乎落空了。

伊朗空军现在的装备水平,说实话,挺让人捏把汗的。

主力是什么?

是30多架堪称“古董级”的美制F-14“雄猫”——想想当年《壮志凌云》电影里阿汤哥的风采,那可是快40年前的事了!

虽然伊朗靠着各种办法还在努力维持它们的飞行,但性能和状态可想而知。

另外还有30多架俄罗斯的米格-29系列,大多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型号。

再加上杂七杂八的米格-21、F-5、还有我们的“老朋友”歼-7(或其仿制型号)……乍一看,伊朗战斗机数量有好几百架,挺唬人!

但要说真正拿得出手的、能适应现代高强度空战的先进机型,那就捉襟见肘了。

客观比较一下,伊朗手里先进战机的数量和质量,可能真不如刚刚接手24架苏-35S的阿尔及利亚。

所以,伊朗想搞到点“硬通货”换掉这批老装备的心情,比谁都急迫!

问题就在于,国际上那些禁令和限制把伊朗框得死死的,想从美国或欧洲买到先进战机?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能选择的伙伴,放眼全球,主要就中国和俄罗斯两家。

具体机型嘛,中国的歼-10CE,俄罗斯的苏-35和苏-30系列,是最符合现实条件的选项。

伊朗国内情况也很特殊——地方大,需要战斗机航程远、带弹多,也就是通常更青睐重型战机。

再加上和俄罗斯在政治、军事领域关系一直比较紧密。

综合这些因素,其实早前在2023-2024年这段时间,伊朗方面明显是更倾向于俄罗斯苏-35的。

结果呢?

现在煮熟的鸭子飞到阿尔及利亚锅里去了。

现在摆在伊朗空军面前的局面确实挺“尬”。

俄罗斯自己深陷战场前线,对先进战机的需求巨大,自家都觉得不够用呢!

在这种局面下,短期内还指望俄罗斯给伊朗挤出来几十架崭新的苏-35?

几乎不现实。

业内专家普遍推测,如果伊朗铁了心要等苏-35,那得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以两年为基本单位开始计算吧,这还得看战争啥时候能消停点,俄罗斯才有余力来生产专门用来外销的战机。

两年起步,已经是相当保守的估计了。

那么另一条路摆在眼前吗?

没错,就是重新考虑中国的歼-10CE战机。

最近欧美媒体也在不断猜测这个方向,普遍认为如果伊朗在未来两三年内实在等不到俄罗斯的货,那转向中国采购歼-10CE,几乎成了它不得不考虑、甚至可能是唯一比较可行的替代方案了。

当然,这只是媒体和分析师的推测,具体情况还需要观察。

平心而论,歼-10CE确实是一款性能非常扎实的四代半中型战机。

它是在中国空军自用的歼-10C基础上,专门为外贸市场开发的“精品”。

在空战格斗、超视距打击这些核心战斗力上,它和世界同级别的强手——比如美国最新批次的F-16、法国的“阵风”、欧洲的“台风”——完全是处于同一个水准线上的,谁也别小瞧谁。

不过,中型战机的定位确实带来了客观上的限制。

无论是导弹挂载的数量种类,还是战斗巡逻时的航程和作战半径,它确实难以和像苏-35、歼-16这种双发重型战机去硬比。

伊朗国土辽阔,战略纵深大,又长期面临复杂的安全环境和潜在的多线威胁,对重型战机那种更强大的覆盖范围、滞空时间和载荷能力的“硬指标”,有实实在在的需求。

所以说,歼-10CE虽然优秀,但从理论上看,它的性能特性似乎并不能“完美契合”伊朗长期以来对空军的全部构想。

这里还有个背景,之前就传伊朗跟我们接触过,谈过引进歼-10CE的可能性,涉及的方方面面估计都探讨过。

但综合比较后,他们当时的“天平”显然倒向了俄罗斯苏-35那一边(或许是出于对重型机的偏好,或许有更深层的考量)。

如今时间走到了2025年,阿尔及利亚已经欢天喜地接收了那批现货苏-35S。

伊朗高层和空军将领们,估计正陷入一场艰难的选择困境中:是咬牙再等两三年(甚至更久),坚持等自己更中意、理论上也更“对口”的苏-35重型机?

还是务实一点,放下些许对“重型”的执着,选择性能优异、交付可能更快的中国中型战机歼-10CE?

这个决心,确实不好下。

看着这个围绕着一批俄罗斯战机的“争夺战”,它折射出的可不仅仅是简单的军火买卖规则。

这背后,是大国博弈、地缘政治的复杂角力,是各国空军现代化路上那些现实又无奈的取舍,更体现了战机进口国在“理想”与“现实”、“等待”与“机遇”之间的苦苦挣扎。

说到底,无论是阿尔及利亚捡了个现成的“大便宜”,还是伊朗面临不得不做的“选择题”,都深刻地说明了一点:在现代军事竞争的棋盘上,武器装备的获取,从来都不是一件孤立的技术问题那么简单。

它所牵涉的利害关系,远远超出了一架飞机本身的价格标签,直指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和安全神经。

未来各国空军主力装备这张“牌桌”上的风云变幻,故事肯定不会少,值得好好关注。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http://50061.net/chanpinzhanshi/298202.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