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先斩后奏,曹睿又怕又服,这授权给得太狠了

哥们儿,今天咱们聊点刺激的。

就说这《三国演义》里,要论谁是顶级“职场PUA大师”兼“危机公关之神”,司马懿要是称第二,估计没人敢抢第一。

不信?

咱们就从他闪电拿下孟达这事儿说起,这可不是简单的军事胜利,这简直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职场逆袭爽文。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哪?

在于司马懿当时是个什么身份——一个刚被老板曹睿开了的“待业中年”。

前脚刚因为中了诸葛亮的反间计,被曹睿一纸诏书撸了所有职务,让他回家养老。

后脚,西蜀那边的孟达就准备跳槽反水,要给曹魏来个背刺。

这剧本,换一般人估计还在家写申诉信呢,但司马懿不,他的大脑CPU构造跟咱们不一样。

他压根没等圣旨,直接就地起兵,来了个“先斩后奏”。

你品,你细品这四个字,胆子得有多肥?

这相当于你们公司一个被裁的部门总监,没通过任何审批,自己拉了一帮老同事,撬了竞争对手一个大单,然后拿着签好的合同去找CEO说:“老板,你看,这事儿紧急,我就先办了,现在来补个流程。”

所以,当司马懿风尘仆仆地赶到西安,跪在曹睿面前时,那场面叫一个精彩。

曹睿心里估计是五味杂陈,跟打翻了调料瓶似的。

尴尬不?

肯定尴尬,自己前脚刚把人家开了,证明自己识人不明;后怕不?

当然怕,要是没司马懿这一手骚操作,孟达那颗雷就真炸了。

所以你看曹睿那番话:“怪我中敌反间计,一时糊涂免你职”,这哪是皇帝的自责,这分明是老板给核心员工找台阶下,顺便给自己也找个台阶。

司马懿的汇报更是艺术。

他没上来就邀功,而是先解释“为啥要先斩后奏”,因为“事态紧急”,潜台词是“老板,不是我不尊重流程,是流程跟不上我的速度”。

接着,他提到了老将徐晃阵亡,这一下就把气氛拉到了“为国捐躯”的高度,个人的功劳瞬间升华成了集体的牺牲。

最后,呈上从孟达那缴获的书信,物证确凿,直接把这次行动的合法性、必要性、正确性全给钉死了。

一套组合拳下来,天衣无缝。

这操作,让我想起了前几年足球圈的一些转会大戏。

某个球星跟俱乐部闹掰了,眼看就要自由身离队,结果临走前一场关键比赛,帽子戏法带队逆转夺冠。

你说俱乐部是该气他呢?

还是该赶紧加薪续约?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多对错,只有利弊。

司马懿深谙此道,他用一场无可挑剔的胜利,堵住了所有可能攻击他的嘴,还顺便把老板架到了一个“必须重用我”的位置上。

曹睿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他没搞什么虚的,直接赏了一对金钺。

这玩意儿可不是金条银子,它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意味着“专杀之权”。

曹睿说:“准他今后遇紧急,可以全权自处理。”

这授权力度,放现在等于给了尚方宝剑,可以“见机行事,无需汇报”。

这不仅仅是复职,这是超级加倍的信任和授权。

司马懿这一波,不仅回了本,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然,司马懿也不是光顾着自己爽。

他立刻提议,让老将张郃当先锋。

这一手,既安抚了军中其他大佬,表示我不是要独揽大权,也是为接下来的硬仗做准备。

因为他心里清楚,搞定孟达这种三姓家奴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餐,是那个把他“搞下岗”的男人——诸葛亮。

于是,故事的镜头一转,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街亭。

这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被猜忌的闲人了,而是手握重兵、身负皇命的曹魏擎天一柱。

从被贬斥到再掌兵权,中间只隔了一个孟达的人头。

这速度,这效率,堪称奇迹。

说到底,孟达这哥们儿也是个悲剧人物。

他在三国这个大型“跳槽”市场上反复横跳,从刘璋跳到刘备,再从刘备跳到曹丕,最后还想跳回蜀汉。

他总觉得自己是个人才,是各方争抢的香饽饽,却没意识到,在真正的棋手眼里,他最多算个可以随时兑掉的棋子。

他最大的失误,就是用普通人的思维去揣测司马懿的行动逻辑,他以为司马懿走完“复职申请-领导审批-部门协调-下发文件”这一套流程,怎么也得一个月。

可他忘了,有些人,是不按套路出牌的。

所以,当司马懿大军兵临城下时,孟达的崩溃是必然的。

他不是输给了司马懿的兵法,而是输给了自己的格局和对人性、对权力运作的浅薄认知。

他以为自己在第三层,诸葛亮在第四层,却不知道司马懿直接坐电梯上了顶楼。

现在,球又踢回给了诸葛亮。

他刚用计策暂时搬开了司马懿这块绊脚石,没想到人家不仅回来了,还带着超级buff。

接下来街亭这一战,才是两位顶级高手真正的巅峰对决。

你说,孔明先生这会儿,是不是也感到后背有点发凉了?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888510.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