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的真实体验,老实交代几句,现实比网上复杂多了

聊叙利亚,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你说它危险,有人会跳出来说那里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你说它安全,转头新闻里就是冲突。网上的东西,看看就行了,别当真。那些标签,战争、废墟、悲情……太单薄了,像给一个活生生的人贴了张二维的纸片。

真相是,那地方根本没法用一个词来概括。

它是一锅浓汤,什么料都有,滚烫,呛人,但喝下去,五味杂陈。我不想跟你分析地缘政治,也不想当导游。我就想掏心窝子说几句,聊聊我在那儿撞上的几堵墙,以及撞墙之后,我看到的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不高级,但真实。

一、关于“Inshallah”:这不是借口,这是世界观

“Inshallah”。这个词,刚开始差点让我精神崩溃。

对一个在中国社会里被效率和时间表追着跑的人来说,守时,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约好三点,我两点五十就到。这是尊重,是契约。

带着这套准则,我在大马士革,活像个神经病。

公寓的热水器坏了。冬天。大马士革的冬天,冷得要命。我找房东,房东满口答应,说明天派人来修。

第二天,我等。从早上等到中午,鬼影都没有。我发信息催。房东回得很快:“马上就到,Inshallah。”

“Inshallah”,如果真主意欲。我当时把它理解成一种美好的祝愿。行,我等。

等到太阳下山,我感觉自己快冻成冰雕了,修理工还是没来。我终于怒了,打电话过去质问。房东在电话那头,比我还无辜。“朋友,你急什么?他今天有别的事。明天,明天肯定去,Inshallah。”

那个“Inshallah”从听筒里飘出来,我当场就想摔手机。这算什么?这不就是耍人玩吗?“我说了,但办不到别怪我,因为真主不同意”。多完美的甩锅逻辑。这根本不是什么祝愿,这就是一句最高级的敷衍。

第二天,修理工在下午三点,晃悠悠地来了。不先干活,先拉着我喝茶,聊天。我板着脸,心里全是火。他倒好,像没看见一样,热情地问我中国怎么样,喜不喜欢叙利亚。

等他慢吞吞修完,已经是傍晚。我全程没给他好脸色。

后来,我把这事当成笑话讲给本地朋友艾哈迈德听。艾哈迈德听完,没笑。他很认真地看着我。他说了一段话,直接把我原来的世界观干碎了。

他说,在他们的逻辑里,未来的一切,都不在人的掌控之中。只有真主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当一个人说“我明天早上八点到”,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近乎狂妄的表达。你怎么知道你明天早上八点一定能到?路上会不会堵车?你老婆会不会突然让你去买个菜?你儿子会不会生病?

所以,当他说“我明天去,Inshallah”的时候,他的意思是:“我的计划是明天去。但这个计划能否实现,取决于真主的意志,以及生活中无数不可控的变量。我承诺的是我的意图,而不是那个绝对的结果。”

我愣住了。

所以,我所珍视的“时间契约”,在他们看来,是对生活本身的漠视。为了一个可以明天再修的热水器,难道要拒绝路上一个需要帮助的老邻居吗?为了所谓的“准时”,就要放弃和朋友喝一杯茶的情谊吗?

问题不出在他们,出在我。

我用工业社会的尺子,去量农业和信仰社会的人。结果当然是荒谬的。守时,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为了让生产线精确运转。在这里,是另一套逻辑。人的情感,当下的联结,永远排在那个虚无缥缈的时间点之前。

从那以后,我懂了。他们的时间不属于钟表,属于真主,属于路上遇到的每一个熟人。再听到“Inshallah”,我心里会翻译成:“计划如此,静候佳音。”这无关效率。这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我们早已丢失的,慢的哲学。

二、关于付钱:这不是客气,这是荣誉之战

在中国,朋友吃饭,抢着买单是一种社交情趣。推来搡去,最后总有一个人“得手”,大家哈哈一笑,下次再换人。这是面子,也是里子。

我把这套带到叙利亚。差点跟朋友打起来。

我的朋友萨米尔,一个在大马士革老城开香料店的小伙子。他请我吃饭,在一家他吹了半天牛的烤肉馆。那顿饭吃得确实好,气氛也好。我心里盘算着,必须我来付钱。这是礼尚往来。

趁他跟老板聊天,我一个箭步溜到柜台,掏出钱包:“结账。”

老板看了我一眼,笑了。没收我的钱。我还没反应过来,萨米尔已经冲过来了。他的脸,瞬间就黑了。是一种被冒犯的、愤怒的黑。

“你干什么!”他几乎是吼出来的。“我付钱啊,”我被他吓了一跳,“这顿我请。”

“你请我?”他的声音更大了,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你在我的城市,你是我的客人!你付钱,是瞧不起我吗?”

最后那句话,掷地有声。我彻底傻了。我只是想客气一下。怎么就成了“瞧不起他”?

他一把推开我,把钱拍在柜台上,然后拽着我胳膊就往外走。一路上,他都在给我上课。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听着,我的中国朋友。在这里,‘好客’是我们的命。当我说‘你是我的客人’,就意味着你在我地盘上的一切,都归我管。让你付钱,等于在所有人面前宣布,我萨米尔是个无能的废物,连朋友都招待不起。”

我明白了。这事儿无关钱。纯粹是尊严。男人的,家族的,一个民族的尊严。

抢着付钱。在中国,是客气。在这里,是宣战。你挑战的是他作为主人的全部荣誉。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这份招待朋友的尊严,成了他们为数不多、谁也抢不走的东西。他们会用生命去捍卫。

后来,我学聪明了。跟他们吃饭,我连钱包都不带。但我会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带去一包上好的中国茶叶,或者一副精美的字画。他会欣然收下,视若珍宝。

这才叫“礼尚往来”。一个是情感的回馈,一个是尊严的交换。一个回合下来,关系更近了。

你看,不同的文化,表达友好的方式,可能截然相反。你以为的善意,可能是别人的雷区。出门在外,先收起自己的想当然。这点很重要。

三、关于家:门外是世界,门里是天堂

大马士革的街道,尤其是老城里的巴扎,就是一个字:乱。

不是脏乱差的乱。是一种生命力爆棚的、混沌的乱。叫卖声、音乐声、讨价还价声,混在一起。香料、烤肉、皮革、水烟的味道,钻进你的每一个毛孔。人贴着人,车贴着人。没有红绿灯,没有排队线。

作为一个习惯了井然有序的现代都市人,我一开始非常难受。我觉得这里没有边界感,没有公共秩序。

直到我被一个店主,邀请进了他的家。

那是一家卖镶嵌首饰盒的店。店主是个大叔,叫法里斯。我们聊得很投机。临走时,他拉住我,说:“来,朋友,到家里喝杯咖啡。”

店后面,是一扇破旧的小木门。我以为后面是个仓库。他推开门。

我发誓,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穿越了。门外那个喧嚣的世界,消失了。眼前,是一个安静得能听见心跳的庭院。中间有个小喷泉,水声潺潺。四周种满了橘子树和茉莉花。阳光从天井落下来,洒在彩色的玻璃窗和精致的马赛克地砖上。

那是一种让人瞬间平静下来的,神圣的美。法里斯的妻子端来咖啡。我们坐在庭院里,听着水声,时间仿佛静止了。

我问法里斯,为什么外面和里面,差别这么大?他说了一句我记到现在的话:“家,是我们的天堂。它必须和外面的世界隔开。”

这句话,像钥匙一样,打开了我对这个地方所有困惑的锁。我终于懂了他们的空间哲学。

公共空间,是开放的,是用来交易和社交的,它可以混乱,可以嘈杂。但私人空间,也就是家,是绝对神圣和私密的。它是堡垒,是乐园。他们会把毕生积蓄和所有心血,都花在打造这个外人看不见的“内部世界”上。

一个房子的外墙可能破破烂烂,但里面的庭院可能奢华得像皇宫。这是一种深刻的内向型文化。最好的东西,不示于人。只与家人和最亲密的朋友分享。

所以,你在街上看到的,永远不是全部的叙利亚。那个喧嚣、混乱、甚至有点粗糙的表象之下,藏着无数个精致、宁静、充满诗意的庭院。

要了解他们,你不能只在街上走。你得有那个荣幸,被邀请,推开那扇门。

四、关于活着:在废墟上跳舞,就是一种胜利

来之前,我做好了心理准备,要看很多废墟。

我确实看到了。在霍姆斯,在大马士革郊区。整条街,整片居民区,安静地死在那里。黑洞洞的窗户,像骷髅的眼窝。那种视觉冲击,再高清的照片也无法传达。

但是,比废墟更冲击我的,是在废墟旁生活的人。

有一次,就在一个能清楚看到战争伤疤的街区,我遇到了一场婚礼。车队鸣着喇叭,扎着鲜花,停在路边。然后,一群人,男女老少,就在一片空地上,围成一圈,放着震天的音乐,开始跳舞。

跳的是传统的Dabke舞。手拉着手,踩着强劲的鼓点,跳跃,跺脚,呼喊。每个人脸上,都是那种纯粹的、不打折扣的快乐。

我站在那里,看着他们。背后,就是一栋被炸掉一半的大楼。一边是死亡的纪念碑。一边是生命的狂欢。这种感觉,太分裂了,太超现实了。

我当时就一个念头:他们不难过吗?他们怎么能笑得出来?

后来,我问一个本地女孩。她的回答,很平静。她说:“哭?哭有什么用?死掉的人回不来。房子塌了,可以再盖。但如果我们的心死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所以我们结婚,我们生孩子,我们跳舞。我们要让那些想摧毁我们的人看到,我们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

那一刻我明白了。在废墟上跳舞,这不是没心没肺。这是战斗。是一种最倔强、最硬核的宣告。宣告生命本身,比任何仇恨和毁灭都更强大。

他们不是遗忘了痛苦。他们是背着痛苦,选择了希望。把炮弹壳当花盆。在断壁残垣上涂鸦。在任何一片能找到的空地上踢足球。他们用一万种日常的方式,来对命运说:你打不倒我。

这种坚韧,不是写在教科书上的口号。它就活在每一个叙利亚人的笑容里,舞步里,和那句“Inshallah”里。

所以……

所以别再问我叙利亚怎么样了。这个问题,太大了,我答不了。

它既是我上面说的这一切,又不是这一切。它每一天都在变。我能说的只是,收起你的同情和怜悯。他们不需要。他们有自己的尊严和活法,一套古老而强大的生存逻辑。

如果你有机会去,就去看看。去听听那句让你抓狂的“Inshallah”,去体验一次抢着付钱被骂的“羞辱”,去推开一扇破门,看看后面的天堂。

去看看那些在废墟上跳舞的人们。你会明白,复杂,才是对一个地方,最起码的尊重。

http://50061.net/xinwendongtai/718807.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