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压中国成全球第三,印度空军凭什么?扒开一看,全是笑话

最近国际军事圈,上演了一出堪称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戏,主角是美利坚和印度。

这事儿说白了,就像一家公司年底搞KPI考核,腹黑老板(美国)为了敲打那个能力强、但总有点不听话的业务骨干(中国),硬是把“年度最佳员工”颁给了那个天天上班摸鱼、PPT做得花里胡哨、实际业绩一塌糊涂的关系户(印度)。

这不,美国一个所谓的智库,发布了一份全球空军实力排行榜。榜单一出,整个南亚次大陆的空气里都弥漫着一股咖喱味的狂喜。美国、俄罗斯,雷打不动的前两名,这没啥说的。骚操作来了,第三名,赫然写着——印度。而中国,被挤到了第四。

消息传回新德里,印度媒体直接高潮了。那阵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仿佛不是拿了个第三,而是直接殖民了火星。什么“亚洲战略平衡的巨大调整”,什么“印度力量的崛起”,各种大词不要钱似的往外砸。

真的,看到这里我差点就信了。要不是几年前印巴空战的残骸还没凉透,我真以为印度空军是开着高达出击的。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得出来,这份榜单,与其说是军事分析报告,不如说是一份精准投喂的“精神鸦片”。是美利坚“赢学”嫁接到古老雅利安“赢学”上的一次完美杂交。这榜单的含金量?我看还没恒河水的含沙量高。

奇葩的是它的算法。这玩意儿不看实战,不看战机代差,不看工业体系,它搞了一套玄学指数。把什么飞机数量、所谓的“攻防表现”、后勤水平,搅和在一起用公式算。这就像评价一个厨子,不看他做菜好不好吃,而是看他厨房里有多少口锅,勺子是不是进口的,以及他昨天跟隔壁小贩吵架时嗓门大不大。

就这么一套算法,印度得分69.4,中国63.8。印度媒体还煞有介事地出来解读,说我们凭什么力压中国?听听,多有自信。

他们的理由有三条,每一条都槽点密集到不知道从哪下嘴。

第一,印度说,我们在今年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展现了“防区外精确打击能力”,经验丰富。而中国,快60年没打仗了,是“和平病”晚期。

这话说的,脸都不要了。全世界都知道那次冲突,印度一架米格-21被巴基斯坦的枭龙揍下来,飞行员被活捉,喝着巴基斯坦的红茶,留下了千古名句:“The tea is fantastic”。就这战绩,还好意思拿出来当加分项?这跟考了倒数第一,然后吹嘘自己对错误答案类型有深刻理解有什么区别?巴基斯坦要是看到这份榜单,估计得笑得在F-16上打滚。

第二,印度说,我们的空军结构更“平衡”。你看,中国军机里一半以上都是战斗机,说明作战模式单一。我们印度呢?战斗机、直升机、教练机,三足鼎立,多么和谐,多么多样化。

我真被这脑回路震惊了。这不就是明着说“我家主力不够,只能拿辅助和新兵蛋子来凑数”吗?本质上,这就是印度空军战斗机严重青黄不接的铁证。今年最后一批米格-29退役后,印度空军只剩下29个战斗机中队,缺口超过200架,是历史最低点。战斗机不够,可不得直升机和教练机看着多吗?这就像一个小区保安队,总共三个保安,一个老头,一个瘸子,还有一个实习生,然后对外吹嘘我们人员结构合理,老中青三代齐备。要是印度真把那200架战斗机补上了,按这个奇葩算法,多样性下降,评分还得往下掉。你说魔幻不魔幻?

第三,印度说,我们的飞机是“万国牌”,有法国的阵风和幻影,俄罗斯的苏-30,还有我们自己的“光辉”,集百家之长。反观中国,绝大多数是国产机,太单一了。

这更是重量级笑话。平时我们说“万国造”,那是在骂人。意思是零件不通用,后勤是地狱,维护靠祷告。一个螺丝钉都要从三个国家进口,真打起仗来,飞机只会越打越少。而中国这边,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摆在这,意味着只要生产线开动,战机能像下饺子一样源源不断。一个是在菜市场东拼西凑买了一篮子菜,一个是自己家有块地,想种什么种什么,想吃多少吃多少。谁的战争潜力更大?这还用问?

所以你看,印度媒体吹嘘的这三大“优势”,稍微一扒皮,全是“劣势”。这哪是榜单,这简直就是一份高级黑的体检报告。

那问题来了,美国人又不傻,为什么要搞出这么一份指鹿为马的报告,把印度吹上天?

答案很简单。利益。

这套剧本我熟。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捧杀”的阳谋。美国需要一个“代理人”在亚洲大陆上牵制中国,印度块头够大,又一直有颗“有声有色大国”的心,简直是完美人选。但印度自己也知道,跟中国硬碰硬,它那点家底不够看。怎么办?

打鸡血。

这份榜单,就是美国递过来的一针超大剂量的荷尔蒙。它在告诉印度:“兄弟,别怕,你行的!你看,数据都证明了,你空军比他还强!赶紧上啊,别怂!”

美国把印度架在火上烤,把它塑造成一个能跟中国掰手腕的“巨人”,这样既能消耗中国,又能把军火卖给印度,还能让印度死心塌地当自己的马前卒。一石三鸟,这算盘,精明到骨子里了。

可怜的是印度,似乎真的信了。沉浸在这种虚假的强大感里,用美国人喂的迷魂汤,进行自我麻醉。

这种操作,短期看,是给印度打了气,让它在国内有了吹嘘的资本。但长期看,这是在鼓励它用一种错误的方式评估自己和对手。当一个国家开始相信自己的PPT,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工厂和演习场时,离下一次“The tea is fantastic”也就不远了。

说白了,大国博弈,拼的从来不是谁的嘴更硬,谁的排名更好看。而是谁的拳头更扎实,谁的家底更厚实,谁的头脑更清醒。

对于这份水得不能再水的榜单,我们最好的态度就是,笑一笑,然后继续埋头干我们自己的事。毕竟,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而那个被忽悠瘸了还在沙滩上尬舞的,才是最尴尬的。!!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http://50061.net/xinwendongtai/739166.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