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家里没钱,而是你总在饭桌上这样说…

  你好,我是蓁蓁,一个80后宝妈~

  家有12岁儿子,在科学养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宝宝多吃点鱼,补脑!”

  “今天数学卷子怎么错这么多题,你上课有没有认真听?”

  “把饭咽下去,再说话!”

  这场景是不是特别熟悉?

  我有一次去闺蜜家吃饭,就目睹了这样的情景……

  我眼看着闺蜜儿子小脸越埋越低,筷子就知道扒拉饭,一口菜都没夹。

  其实,闺蜜家生活条件不错,老公能挣钱,家里每一餐都是一大桌子菜,但儿子却总是没自信地低着头,体格也很瘦弱,被同学叫“豆芽菜”。

  去她家吃了一次饭,我才明白:孩子最大的悲哀不是家里没钱,而是你总在饭桌上这样说…

  最新调查显示,73%的孩子最怕的家庭审判时刻,就是吃饭时间。

  记得有位老中医说过,啥时候训孩子,也不要在饭桌上训孩子,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一顿饭!

  医院消化科数据显示,在餐桌上,经常被训斥的孩子,胃酸分泌异常比例,高出同龄人2.3倍。

  就像我们生气时胃会抽痛一样,孩子听着训斥吃饭,食欲会荡然无存,就想尽快逃离。

  更可怕的是,家长总会以这句话结尾:“别愣着了,赶紧吃,多吃点!”

  孩子为了不再挨训,就会大口吃饭,而吃进去的饭菜却都成了负担,脾胃根本不消化。

  北京教育研究院跟踪300组家庭发现:家长经常在餐桌上说教,孩子三年后出现假性厌食的比例高达41%,比普通家庭高3倍。

  闺蜜儿子现在就有这种现象,明明肚子很饿,但就是不想吃饭。

  他悄悄告诉心理医生:“每次妈妈说成绩,我都觉得米饭变成了小石子。”

  在饭桌上训斥孩子,会让孩子形成吃饭=压力的条件反射,引发焦虑和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孩子会厌食,进而引发发育不良、身高矮小等问题。

  你可能想不到,在饭桌上给孩子讲道理,真的会让他变“笨”!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个有趣实验:让两组孩子边吃饭边听故事,A组听童话,B组听人生道理。

  结果A组用餐时间缩短15%,而且饭后拼图任务完成度高出28%。

  好玩吧?

  即使是讲道理,都会让孩子的学习表现下降,这一定不是你想要看到的!

  放松的肠胃,才是大脑最好的充电站。

  你可能觉得,只有在饭桌上,才有时间跟孩子沟通。

  但你发现没有,你在饭桌上强调的事情,后面孩子都没有改,还是会频繁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因为,你只指出了他的错误,却没有告诉他如何做,才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除了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让大脑变慢,好似也没啥其他效果!

  老祖宗告诉我们的“饭桌上别说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不批评孩子,你就不知道该说啥,那不如先试试专注吃饭。

  你和孩子可能都好久没有仔细品味过:一口大米饭,被咀嚼10次之后有多香甜?

  告诉孩子:“今天妈妈换了一种米,咱们仔细尝尝味道吧。”

  然后就安静地吃饭……

  你会发现,食物给你的疗愈力量很足,吃完饭很满足。

  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别说:“别挑食!胡萝卜有营养。”

  ✅改成:“哇!你发现没有?胡萝卜丝在灯光下像不像小金条?”(具象化引导)

  ❌别说:“考试怎么又退步了?”

  ✅改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发生像糖醋排骨一样开心的事?”(味觉联想)

  换个时间说教,让饭桌萦绕温馨的氛围。

  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筷子,吃饭之前,让孩子准备饭桌。

  跟他约定:如果他拿了不同颜色的筷子吃饭,就代表着他要跟妈妈表达不同的意思。

  黄筷子:今天被老师表扬了!求关注、求夸奖;

  蓝筷子:有人欺负我!遇到困难了!需要帮助;

  绿筷子:我想安静吃饭!暂停交流。

  成都某小学实践发现,使用筷子暗号的家庭,孩子主动交流频率提升60%。

  我家已经换成三色筷子了,你要不要也试试?

  其实美食也是一大人生乐事,不要因为你的关心,剥夺了孩子享受美食的好时光。

  因为长大之后,在他的记忆里,唯有妈妈烧的红烧鱼,能让他想起家的温暖!

  一家人一起开心吃饭的画面,能疗愈孩子的一生!

  说到这儿,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些儿时的画面呢?

http://50061.net/xinwendongtai/169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