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否认停止购买俄油,美试探能源牌,下一步或剑指中国?
特朗普自称莫迪“停买俄油”?能源牌的试探正朝中国而来
白宫草坪上一句“印度已答应停买俄油”,镜头一亮,舆论沸腾。几小时后,印度外交部(MEA)冷声回应:“未接到相关通知。”美方发言人又补一句“高度准确”。通话纪要没见到,像说相声,各执一词。
为啥印度不轻易松口?算账。俄油对印度炼厂的配方顺手,Urals长期较布伦特每桶便宜5—10美元,能稳住通胀。IOCL、BPCL和Reliance看的是船期、保单、结算,不是谁在草坪上喊话。
华盛顿的工具箱不缺:G7对俄油60美元价格上限、OFAC盯运输与保险、对服务商的“次级制裁”风险,再配合话语场施压。这波操作更像摸底——先捅印度,下一步盯中国的能源链与金融环节。
市场听风亦看舵。布伦特先跌后回,交易员学会“先反应、再求证”。船东与保险商更紧张,灰色船队绕线,Aframax与Suezmax在亚洲航线对调,运费与风险溢价走高。
新德里的打法很“jugaad”:不撕脸,释放“渐进调整”的消息,给自己留台阶。国内油价和卢比汇率(兑美元处在高位区间)是政治雷区,贸然停购,莫迪政府要背锅。
莫斯科不慌。“俄印关系稳定。”克里姆林宫老练应答。即便印度降量,东南亚与中国能接盘;OPEC+维持供给纪律,整体盘面不因一场发布会改剧本。
北京看得清。能源供应、航运保险、结算网络被当成“钳子”。ESPO与远东现货船期要更稳,人民币结算与替代保赔方案得加速铺路,避免被话语战牵着鼻子走。
欧洲有点尴尬。冬储未完,不想再被突发口号推高波动。布鲁塞尔的私下表达很直白:放慢火力,别把市场烧糊。毕竟他们还要过冬。
关键在落地。公开资料未显示印美有书面承诺,孟买与古吉拉特的码头仍在卸俄油。G7机制与OFAC指引是真章,记者会的“喜报”不是合同。
能源不问情绪,只认算术。谁承担价格、谁握航运与金融阀门,决定博弈走向。你所在城市的油价曲线,最近有没有因为这场“惊喜发布”出现不合常理的跳点?欢迎丢出你看到的细节。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7356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