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迎来外援?德国对俄“宣战”,八十万北约大军严阵待命

就在俄乌局势僵持不下的时候,德国的一位指挥官突然向俄罗斯发出了“宣战”信号,80万北约部队也都做好了准备。这个动作到底意味啥?德国的这个做法究竟想达到什么目标?俄罗斯又会怎么应对呢?

日前,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的索尔弗兰克中将直言不讳地说,柏林早就做好了和俄罗斯开战的准备,还打算协助调集多达80万北约军队前往俄边境。而且他还强调:“虽然乌克兰战事持续时间长,但俄罗斯的实力依然很强。”当天接受路透社采访时,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莫斯科“最早明天”就能发起攻势。

其实,索尔弗兰克的表达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去年德国制定的一份《行动方案》。这份长达一千页的文件,把如果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启动了,德国要在180天内搞定动员、后勤和部署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写得明明白白。

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把德国打造成北约在对俄军事行动中的后勤中心,确保美国、英国、法国以及东欧国家的部队能迅速赶赴战场。但这个宏大的安排,也遇到不少难题,关键的交通枢纽在战时很容易成为导弹的攻击目标。索尔弗兰克自己也坦言,要是部署出现纰漏、耽搁时间,北约对俄的战略威慑就完全没戏了。

除了索尔弗兰克之外,德国总理默茨的立场也是硬挺得毫不含糊,他之前就说过,解决乌克兰局势的外交手段已经“用完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援助基辅。紧跟着,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也表示:“我说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处于危险之中,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两人接连发表讲话,充分展现了德国政府在对俄政策上基本达成了共识,继续支持乌克兰、增加军备、做好战争准备。

德国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背后,其实也藏着一笔经济账。乌克兰战争一爆发,德国便失去了之前依赖的廉价俄罗斯能源,导致经济长期不振,社会的通货膨胀也一路攀升。在这个时候,借“安全威胁”之名扩大军费开支,不仅能刺激军工产业的发展,还能转移国内的各种矛盾,同时还能顺便给特朗普涨军费的要求打个样,向美国传递出一个信号:柏林愿意承担更多安全责任,从而寻求更大的战略自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在德国军方将军发出威胁后,俄罗斯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俄外交部批评德国此举是“为扩大军备找借口”,还指出德国表现出“明显的纳粹复兴迹象”。拉夫罗夫表示,柏林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意在为不断上涨的军费开支和北约的集体备战找政治理由。俄方一再强调自己没有攻击北约国家的意图,认为西方媒体的炒作是在制造恐慌和敌意。

其实要是真打起来,俄罗斯和欧洲的命运可能都不会好到哪儿去。不是说俄罗斯特别厉害,而是欧洲自己这边的问题搞得它无法组成一个真正的统一本阵。德国本来应该是欧洲的稳固力量,作为欧盟的经济支柱和外交中心,用经济影响力保障欧洲的安全大局。但是现在,德国的角色彻底变了,从一个调解者变成了美国的走狗,把自己套上了美国的战车。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没法实现真正的自主独立。

不过,德国对俄罗斯展现出来的强硬态度,对乌克兰而言就像是得到了“外援”一样,不仅意味着乌方可能会拿到更多的军事帮忙,也再次让欧洲这些主要国家的战略焦点集中在乌克兰这边。几天前,泽连斯基还公布了消息,说乌克兰从德国拿到了一批新的美制“爱国者”防空系统,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啦。他在社交平台上还特别感谢了默茨,觉得这些防空武器会大大提升乌克兰的防御实力。而且,他还提出欧洲国家可以考虑把自己手里的“爱国者”导弹系统借给乌克兰用。

可是,这些“爱国者”防空弹,大概还没法彻底扭转战局,特别是最近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在俄罗斯不断的空袭下损失严重,停电的情况频频发生。就连泽连斯基在基辅接受采访时,也曾两次遇到停电。说到底,这些情况表明,就算乌克兰拥有北约的防空和导弹系统,也很难彻底抵挡俄罗斯的空中打击。

归根结底,德国这套说辞其实算是一场政治赌注,或许能暧昧地鼓舞一下北约的士气,让泽连斯基看到点希望,但从长远来看,可能会让欧洲陷得更深,安全局势变得越发复杂。虽然柏林的“战备措施”并不意味着明天就会开战,但它确确实实透露出一个事实:欧洲正为可能发生的更大冲突做着准备。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896333.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