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海河,绝美!
"快看!海河变成'黄金河'了!"小张举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镜头里解放桥的钢铁骨架正流淌着金色的光,像被注入了生命。这个土生土长的天津小伙儿第一次觉得,家门口的夜景竟然能美得这么不真实。
游船缓缓驶过津湾广场,整片玻璃幕墙都在发光,倒映在水面上像打翻了的调色盘。船上的游客不约而同地"哇"出声,有个戴鸭舌帽的大爷操着浓重的天津口音:"介可比上海外滩带劲多了!"可不是嘛,今年天津可是下了血本,216栋高楼、13座桥梁集体来了个"灯光美容",连岸边的小树都装上了会"眨眼睛"的LED灯。
解放桥底部的动态灯光最绝,金色的光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船从桥下穿过时,桥上的游客和船上的游客互相挥手,有人扯着嗓子喊:"上面的,给拍张照呗!"岸边的长枪短炮早就架好了,三脚架排得比煎饼果子摊还整齐。一个扎马尾的姑娘蹲在台阶上调整相机参数,嘴里嘟囔着:"这夜景,不拍够九宫格都对不起这电费!"
意式风情街的咖啡馆老板王姐乐得合不拢嘴。以前晚上九点就关门的店,现在凌晨还有年轻人举着奶茶在门口拍照。"跟捡钱似的!"她给客人端上特调的"海河之夜"咖啡,杯沿上还装饰着小灯泡。隔壁卖煎饼果子的大爷也与时俱进,把摊子改造成了"夜景煎饼",面糊里掺了食用金粉,摊出来的煎饼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海河游船的售票处排起长队,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忙得满头大汗:"今儿个又卖了三千多张票!"船上导游小刘举着喇叭,操着一口标准的天津话给游客讲解:"咱介解放桥可有年头了,1927年建的,当年可是华北第一座开启式铁桥..."话音未落,桥上的灯光突然变换成蓝色,整座桥瞬间变成了水晶宫,船上又是一阵惊呼。
津湾广场的台阶上坐满了拍照的年轻人。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摆着造型,她男朋友举着手机指挥:"手再抬高点儿,后面的灯光秀要入镜!"路过的大爷忍不住插嘴:"闺女,介姿势保持住啊,我给你拍张专业的!"说着掏出个专业单反,架势比年轻人还专业。
岸边卖糖葫芦的大叔也赶上了这波夜景经济。他的糖葫芦插在特制的灯箱上,红彤彤的山楂在灯光下像宝石一样透亮。"十块钱一串,拍照道具免费!"他吆喝得特别起劲。果然有不少小姑娘买来当拍照道具,举着发光的糖葫芦在岸边摆造型。
游船返航时经过大光明桥,桥上的灯光突然变成流动的彩虹色。船上的小朋友兴奋地指着桥喊:"妈妈快看,桥在跳舞!"确实,这些会"动"的灯光让整座桥活了起来,钢铁结构在光影中变得柔软。导游小刘笑着说:"咱介叫'金色海河'工程,花了小半年呢,连树叶子底下都藏着灯!"
意式风情街的酒吧开始热闹起来。露天座位上坐满了看完夜景的游客,人手一杯特调鸡尾酒。有个驻唱歌手弹着吉他唱《天津之夜》,台下观众举着手机当荧光棒。卖气球的小贩在人群里穿梭,发光的气球在夜空中飘着,像一串串彩色的小月亮。
海河岸边的长椅上,一对老夫妻安静地看着夜景。老爷子指着对岸的高楼:"老伴儿你看,那栋楼像不像咱年轻时候看的科幻片?"老太太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保温杯,倒出两杯热茶。他们身后,几个摄影爱好者支着三脚架,快门声此起彼伏。
天津站的钟声敲响十下,海河的灯光渐渐变得柔和。游船靠岸时,工作人员挨个提醒游客注意脚下。小张意犹未尽地翻看手机里的照片,发现竟然拍了二百多张。"得嘞,今晚朋友圈必须发个九宫格!"他美滋滋地想着,顺手给照片加了个"金色海河"的滤镜。岸边卖煎饼的大爷开始收摊,哼着小曲儿推着车往家走。这夜色,这灯光,这热闹劲儿,可不就是天津人最爱的"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就赶紧联系我们,一起商量着处理。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26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