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房贷利息超本金?中国利率真比发达国家高?一组数据说透

中国的房贷利率真的是全球最高吗?

上一个月,中央银行发布了最新的LPR,也就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LPR为3.65%,较之前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则从4.45%降至4.3%,下调幅度达到15个基点。

众所周知,5年期LPR与大多数人的房贷息息相关。此次调整后,房贷利率创下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购房者的经济压力再次得到缓解。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近日央行宣布,从2022年9月15日开始,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即从当前的8%降至6%。

这一降准举措意味着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增加,对房地产行业的扶持力度也会随之加大,这将有利于楼市的复苏,进而推动整体市场走向回暖。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普通商业贷款是他们能获得的利息最低的贷款。然而,若从30年的房贷总利息来看,这笔支出其实并不少。

假设房贷利率没有下降,按照曾经5.635%的利率来计算,选择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贷款70万元,每月需还款4034.01元,而总共要支付的利息为75.22万元,比70万元的本金还要多出大约5万元。

也就是说,曾经在我国,通过商业贷款购买一套房子,累计支付的利息甚至可能超过本金。

中国人真的早已受够了商业房贷的压力吗?中国的房贷利率确实偏高吗?有些自媒体声称中国房贷利率是世界第一高,这种说法属实吗?

这就不得不提及中国房贷利率的变迁史。1997年,央行出台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其中规定贷款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房价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为20年。

也是从这一年起,商品房和个人住房贷款开始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1998年前后,全国范围内的福利分房制度逐渐取消,人们开始“不得不”接受贷款买房这一新事物。起初,房贷利率相当高,比如1998年7月的房贷利率就高达8.01%。

而“历史最低水平”出现在2008年底,当时5年期以上LPR为5.94%,央行允许贷款利率下限可降至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即房贷利率可低至4.16%。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房贷利率大体上呈下降态势,期间偶有波动。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觉得我国房贷利率过高,即便耗尽6个钱包凑齐首付,每月的还款压力也让人难以承受。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我国的房贷利率不能降到像许多发达国家那样的低水平呢?这背后涉及诸多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参考费雪利息理论来分析。根据该理论,利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社会的投资机会。当一个社会存在大量投资机会时,资金的增值速度会很快,此时人们都会争相借钱用于投资,借贷利率也就会随之升高。

二、社会的时间偏好。即社会更倾向于当下消费还是推迟到未来消费。如果倾向于当下消费,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就会减少,借贷利率就会比较高。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高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少见,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的投资需求和就业岗位,人们愿意把手中的钱投入生产以实现增值,利率偏高也就成了自然之事。

但随着GDP增长率的下滑,以及东南亚国家因劳动力成本低廉带来的吸引力,我国的投资机会不断减少,投资回报率也持续下降,利率自然会随之降低。可以预见,我国的房贷利率会逐渐向发达国家水平靠近,只是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那么发达国家目前的房贷利率处于什么水平呢?首先来看美国。

近来,美国房贷利率持续上升,过去一个月内上升了近一个百分点。美国的按揭贷款利率已连续第三周上涨,达到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9月8日,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的平均利率从上一周的5.66%升至5.89%。

要知道,就在今年1月初,美国30年期固定抵押贷款的平均利率还只有3.25%,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就一路飙升,直至与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房贷利率基本持平。

再看其他国家。参考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况,通常发展中国家的利率相对较高,而发达国家的利率则较低。

例如,在金砖四国中,南非、巴西、俄罗斯的房贷基准利率都达到了10%及以上。在发达国家里,美国的房贷利率最高,日本最低,仅为1.4%。

处于中间水平的韩国为3.90%,英国为3.00%,法国为2.00%,德国为1.90%。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台湾地区也属于低房贷利率行列。

2022年6月,中国台湾地区5大银行的新增房贷利率创下近2年来的新高,但也仅略高于1.6%,此前该地区的房贷利率长期在1.2%-1.5%之间波动,这确实让人有些羡慕。

由此可见,尽管近期针对楼市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即便是处于历史低位的房贷利率,仍然让很多人感到力不从心。中国的房贷利率确实偏高。

为什么疫情以来,“消费降级”的说法如此盛行?在各个社交网络上,相关的帖子和教程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大家的经济状况不够宽裕,现金流不够稳定。

即便是那些收入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人,也降低了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甚至连买房计划也推迟了。

在我国现行的房产预售制度下,在首付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要想给有购房意愿的人更多实惠,还是得从降息入手,为背负房贷的人们减轻一些压力。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248975.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