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灰飞烟灭!美国经济警报拉响,白宫遭遇滑铁卢,对华冲击难以估量
朋友们,这世界最魔幻的地方在于,你以为是顶级的宫斗大戏,拉近一看,发现其实是村头二傻子打架,还把自己家房子给点了。
最近,华盛顿那帮西装革履的精英们,又上演了一出名为“政府关门”的行为艺术。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颤颤巍巍地递上了一份账单:180亿美元。
没了。
不是说这笔钱被谁贪了,也不是说投项目亏了,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没了。
像你往功德箱里扔钱,听了个响,然后就四大皆空了。
更骚的操作是,CBO的报告里还特意加了一句注释,说这180亿里,有差不多90亿是“永久性损失”。
什么叫永久性损失?
我给你翻译翻译。
这就好比你为了省点电费,把冰箱电源拔了。
等你再插上电,冰箱是又能制冷了,但里面那块上好的和牛,已经臭了。
那块肉,就是永久性损失。
你省下的几毛钱电费,和这块肉的价值比起来,是不是显得自己特别智慧?
美国政府这次,就干了这么一档子拔冰箱电源的聪明事。
这180亿到底是怎么没的?听起来像个天文数字,其实拆解下来,特别有生活气息。
首先,几十万联邦雇员被强制休“无薪假”。
这些人,上一秒还在处理国家大事,下一秒就得回家琢磨下个月房贷怎么办。
虽然政客们拍胸脯说“放心,后面给你们补发工资”,但问题是,人不能靠画饼活着。
这期间,他们的消费直接归零,街角那家靠他们续命的咖啡馆,老板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座位思考人生。
然后是政府承包商,这帮人更惨。
他们大多是中小企业,靠着政府的订单吃饭。
现在甲方直接原地消失,项目停摆,机器闲置,工人工资照发,资金链说断就断。
事后就算有补偿,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多少小老板就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
这些都是直接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更要命。
一个国家的政府,本质上是一家提供公共服务的超级公司。
现在这家公司因为董事会内斗,直接停业了。
签证审批停了,想去美国旅游、留学的,卡住了;贸易监管停了,进出口的货,堵在港口了;科研资金发放停了,实验室里等着钱开工的科学家们,只能大眼瞪小眼。
这些停摆造成的损失,不是开门营业就能补回来的。
一个绝佳的市场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一个海外投资商,看到你家三天两头闹罢工,他会觉得你这投资环境真稳定吗?
他只会默默地把钱投向隔壁那个虽然土了点但至少天天开门的村子。
这种信心的流失,才是最贵的。
它不像钱,可以印。
信心这东西,一旦碎了,你想用502粘起来,都找不到原来的缝。
讽刺的高潮来了。
这场关门大戏的起因,往往是为了“控制财政赤字”,说白了就是省钱。
结果呢?
关门省了点当期工资,回头开门了,不仅要补发工资,还得支付各种合同违约金,处理一堆烂摊子。
里外里一算,花的钱比省的还多。
这操作,堪称“为了省个塑料袋,结果把整个超市给点了”的典范。
如果说经济损失是皮外伤,那对决策系统的伤害,就是内出血。
现代国家治理,尤其是美国这种体量,靠的是什么?
数据。
美联储那帮决定全球利率走向的大佬们,他们不是靠占卜或者看星座来决定加息还是降息的。
他们依赖的是劳工部、统计局等机构提供的就业数据、通胀数据、消费数据。
现在好了,政府关门,这些部门也跟着放假了。
数据采集和发布,要么中断,要么严重延迟。
这就等于,一个开着航母的船长,突然发现自己的雷达、声呐、GPS全黑屏了。
外面是惊涛骇浪,他却成了睁眼瞎。
这时候你问他往左还是往右打舵?
他只能告诉你:随缘。
美联储就陷入了这种“决策随缘”的窘境。
经济到底是过热还是衰退?
通胀是抬头还是回落?
没人知道确切数据。
不敢动,一动就怕错了。
这种政策上的“空窗期”,在经济形势本就复杂的当下,无异于在悬崖边上玩蒙眼走钢丝。
财政部那边也一样。
关门省下的那点钱,跟未来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开始用“关切”的眼神盯着美国了。
毕竟,一个连按时开门营业都保证不了的政府,它的信用能有多硬?
美国国债已经飙到34万亿美元了,这玩意儿本质上是靠国家信用在撑着。
一旦信用评级下调,借钱的成本就会上升。
到时候,光是还利息,都能让财政部头秃。
这场预算大战,最终伤害的,是美元和美债这个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
他们自己拿锤子,对着地基哐哐一顿砸,还觉得自己特有原则。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种“制度性自残”,在美国政坛已经快成常规操作了。
从1976年到现在,关了20多次,跟逢年过节一样规律。
它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而成了政客们互相扔泥巴、比谁更豁得出去的政治工具。
国家信用、经济稳定、民众生活,全成了牌桌上的筹码。
这暴露出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治理失能”。
一个本该是全球稳定器的超级大国,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却脆弱得像个草台班子。
这种内部的混乱,对外部世界意味着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隔岸观火当然很精彩。
但中美经济捆绑之深,他那边打个喷嚏,我们这边也得找感冒药。
中企在美的业务,可能会因为对方政策执行力的下降而遇到各种幺蛾子。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任何危机都包含着机遇。
美元的信用越是不稳定,就越是给人民币国际化腾出了空间。
全球的资本和产业链,也会用脚投票,去寻找那些更稳定、更可预测的环境。
美国的“自乱阵脚”,客观上给了世界一个重新思考和布局的机会。
所以,那消失的180亿美元,看似只是美国人自己的事,但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会扩散到全球。
它砸掉的不仅仅是GDP,更是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一种“灯塔”幻觉。
当大家发现,原来灯塔也会断电,而且还是自己拉的电闸,那种感觉,就非常微妙了。
账面上的数字可以再挣回来,但信任的崩塌,可能才是这场雪崩真正的开始。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8158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