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笔22亿分期军售,你才明白中国的“阳谋”有多高明

很多人看国际新闻,特别容易陷入一种朴素的“菜市场逻辑”——我卖你东西,你给钱,最好是现款现结,童叟无欺。要是对方说手头紧,要分期十年,那心里肯定咯噔一下,感觉自己成了冤大头。

最近孟加拉国花22亿美刀,找我们买了20架歼-10CE,居然也是个十年分期的大单。这消息一出,马上就有人跳出来算账了:一架飞机6000万美刀,20架就是12亿,剩下10亿是武器和配套服务。但这钱要到2036年才能收齐,十年啊!夜长梦多,万一对方耍赖呢?我们是不是又当了“国际活雷锋”,卖亏了?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恭喜你,你完美地避开了大国博弈的真正玩法。

这笔交易,你要是只盯着那22亿美刀的流水,那就跟只看冰山一角没区别。水面下的东西,才是真正让新德里睡不着觉的硬核操作。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军火买卖,这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战略放贷”和“地缘杠杆”的骚操作。

咱们先来拆解那个最让人纠结的“钱”字。

十年分期,听着确实挺悬。但魔幻的是,这笔贷款的担保方,是我们自家的进出口银行。啥意思?这就好比你邻居找你借钱,但你让他找你爸当担保人。这钱的安全性,瞬间就不是一个量级了。而且,这贷款有利息的,还是那种2%-3%的“兄弟价”低息。算下来,十年后我们收回来的总额,起码是23.5亿美刀往上走。不仅没亏,还小赚了一笔资金成本。

有人会说,万一孟加拉国还不起呢?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知识点了:国家信用。孟加拉国这老铁,虽然家里不富裕,GDP也就4600亿美刀,但过去二十年,人家在国际上借钱,从来没有过违约记录。信誉比很多天天喊着“自由民主”的国家还好。而且,中国在海外的信贷总盘子超过5000亿美刀,这22亿在里面连个水花都算不上,风险完全可控。想当年我们卖巴基斯坦的装备,分期15年的都有,10年,洒洒水啦。

所以,钱的问题,压根就不是核心。那核心是啥?

核心是,我们用一笔对方还得起的贷款,彻底撬动了南亚次大陆的空军天平。

在咱们这笔交易之前,孟加拉国空军是什么状况?主力是爷爷辈的歼-7,还有几架不知道从哪个仓库淘来的米格-29。这套装备,说难听点,就是个“边境巡逻队”水平。而他隔壁住着谁?印度。一个拥有几百架苏-30和“阵风”的地区扛把子。

这种实力差距,就像一个小区里,你家保安拿的是根木棍,而你邻居天天在院子里耍八百斤的青龙偃月刀。你晚上能睡得踏实吗?

孟加拉国当然睡不踏实,所以他要升级装备。问题是,找谁买?

买欧美的“阵风”?一架一个多亿美刀,贵到姥姥家了,而且人家卖不卖你,还得看美国大哥的脸色。买俄罗斯的?苏霍伊系列是不错,但你看看印度空军的苏-30,维护保养就是个天坑,而且现在俄罗斯自己都打得焦头烂额,产能和售后都得打个巨大的问号。

这时候,咱们的歼-10CE就登场了。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为孟加拉国这种“上进穷小子”量身定做的神器。

性能上,它是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同时盯住好几个目标,挂上PL-15导弹,150公里外就能送对手回老家。而孟加拉国之前的歼-7,还在玩几十公里内的“刺刀见红”。这是从“小米加步枪”一步到位升级到“精确制导”的代际跨越。作战半径从800公里直接干到1500公里,推重比和机动性更是碾压。

更骚的是,我们的歼-10CE,国产化率极高,维护简单,模块化设计能把维修时间砍掉一半。这对于南亚那种湿热环境和技术基础薄弱的国家来说,简直是福音。

所以你看,这不是卖飞机,这是在递刀子。一把能让“小区保安”瞬间拥有和“肌肉邻居”掰手腕能力的刀子。

现在,我们再把视角拉高,看看地图。

印度的西边,是巴基斯坦,装备了我们的歼-10CE。现在,印度的东边,孟加拉国也即将装备歼-10CE。这是什么?这是地缘政治里最经典,也是最让对手恶心的“两面包夹之势”。

以后印度再想搞点什么小动作,他一抬头,东边和西边都是同款“猛龙”在天上盘旋,那感觉,酸爽不?

以前,印度可以把全部精锐集中在一个方向。现在,他必须把宝贵的空中力量分散到两个,甚至更多方向。兵力一旦分散,优势就不再是优势。这才是我们这笔“分期付款”买卖背后,真正值钱的地方。我们用22亿美刀的未来应收款,换来了一个能长期牵制对手的战略支点。

这还没完,更深层次的阳谋在于“生态绑定”。

卖武器,从来不只是卖一堆铁疙瘩。卖的是标准,是体系,是后续几十年的维护、升级、弹药补充和人员培训。

孟加拉国一旦用了歼-10CE,他的飞行员就要按我们的教程飞,地勤要用我们的标准修,未来的数据链要跟我们的系统兼容。十年贷款还清了,但这种技术依赖和使用习惯,再过二十年都换不掉。这就等于把孟加拉国的空军,牢牢地绑在了我们的战车上。

这就像你用了苹果手机,你的照片、联系人、支付方式全在iCloud里,下次换手机,你大概率还是会选苹果。因为切换成本太高了。

国家也是一样。

这笔交易,对我们国内的产业链也是一针强心剂。成都飞机集团的生产线能多转好几年,发动机、雷达、导弹的配套厂家订单拿到手软,几万个就业岗位稳了,还能赚回来宝贵的外汇。这不比把钱投到那些虚无缥缈的金融游戏里强一万倍?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卖亏了吗?

简直是赚翻了!!

我们用一笔风险可控的低息贷款,赚了利息,输出了影响力,激活了国内产业链,最关键的是,在南亚地缘棋盘上,落下了一枚极其关键的棋子,给我们的主要战略对手,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

这套“军售+金融+地缘”的组合拳,玩得是阳谋,是长线布局。它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仅能造出顶级的装备,更懂得如何用最高明的商业和战略智慧,去推广自己的装备和影响力。

下次再看到类似的分期付款军售,别再用菜市场大妈的眼光去算计那点蝇头小利了。要记住,在大国博弈的牌桌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真正牛逼的玩家,是能用钱去制造对手的问题。

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722110.html

QQ咨询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