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司令顶撞军区司令,连朱德都劝不动,刘伯承:让陈赓管管他
1946年的一次战役总结会上,有个纵队司令员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司令员聂荣臻在打仗时指挥得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聂荣臻气得直接甩手就走,没多久,经过中央一番调查,那位纵队司令员也被撤了职。
聂荣臻是近现代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他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同时性格里还有温柔体贴的一面,尤其是对身边的战友,十分关心照顾。
在那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长征路上,环境差得没法说,战士们还遭遇了可怕的饥荒,为了活下去,他们几乎什么都吃,就差没吃毒药了。
刚开始,战士们还能找到一些青稞,虽然味道不好但好歹能饿不着,可是慢慢地,连青稞都找不到了,他们只好靠吃野菜、草根,甚至树皮来填饱肚子。
等这些吃的都没了,战士们就开始啃自己腰上的皮带,反正只要是皮做的东西,他们都往嘴里塞。
但这样的状况,身体强壮的人或许还能撑得住,可像王稼祥那样瘦小的人,就真的是受罪了。因为饿得厉害,他的脸颊都肿了起来,颜色也变得蜡黄。
在那个时候,身边的战友心疼得偷偷掉眼泪。没过多久,聂荣臻给王稼祥送来了“救命的食物”,还在下面特意写了一行字:“这是给军委的王稼祥同志的”。
袋子里装的是大米,在那个啥都缺的年代,这一袋大米真的来之不易,足以看出他们战友之间的感情有多深。
另外,聂荣臻也帮过邓小平,他们俩有着一份特别的战友情谊。有这么一件事,邓小平到了晚年还经常念叨着。
长征走到过草地之前,邓小平得了很重的伤寒病,情况十分危急,聂荣臻知道后非常着急,千方百计地想给他弄点补品。
好在那时候东北军和共产党红军正联手合作,张学良送来了两大车慰问的东西,聂荣臻发现里头还有牛奶呢。
在那种情况下,聂荣臻迅速做了决定,把牛奶给了邓小平。多亏了这些牛奶,后来邓小平才得以幸存。
后来战争不断推进,邓小平和聂荣臻的关系一直很好,邓小平私下里会叫聂荣臻“老哥”,聂荣臻则直接喊他“小平”。
聂荣臻这位干部,一旦瞧见身边有人碰到难题,他总是会热心肠地上前,毫不犹豫地帮人一把。
讲讲聂荣臻的贡献,他是党和国家的出色领头人,毛主席说过:“聂荣臻为人很实在。”这话说得一点没错。
1955年,聂荣臻全身心投入国家防务建设,他带头成立了导弹研究机构,致力于核武器、飞机和舰船等的研发,让中国科技有了重大进展。
最关键的是,在周总理和聂荣臻元帅的指引下,钱学森成功回到了祖国怀抱,并当上了国防部五院的院长,后来为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钱学森回国那会儿,周总理特地跟聂荣臻说,要好好照顾他。聂荣臻一直记着这话,工作上给了钱学森能给的最好帮助。
聂荣臻是个非常细致的人,他要不点头,钱学森就不能坐飞机。所以钱学森老了以后,经常提起并感谢毛泽东、周恩来还有聂荣臻。
从这事儿能看出,聂荣臻真是个靠得住的人。那么,文章开头说的那个对聂荣臻能力有怀疑的,到底是谁呢?
这事儿得追溯到1945年,那时候晋察冀军区的军队一下子就拿下了张家口,还从日军手里抢到了好多战略物资,这些都是他们之前为了侵略中国存下来的东西。
我们做完那件事后,国民党那边的傅作义也命令手下往张家口那边去。幸好我军动作迅速,在国民党军到达前就把张家口解放了。
得说一下,张家口这地方位置很特别,对我军进入东北来说是个重要通道,后来也真的帮上了大忙,让我们成功进了东北。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挑起了全面内战。与此同时,贺龙遵照中央的命令,一个个地解放了城镇,让大同和太原之间的蒋军断了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大同变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那时候正好是攻打大同的最佳时候,接着,中央军委采纳了聂荣臻的建议。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情况却并不如人所愿,整整打了一个月才靠近大同城边。国民党那边的傅作义,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赶紧把兵力调到南边去支援大同,并且还想趁机攻下张家口。
我军了解到状况,立刻调转主力部队前往集宁。那时,我们的对手是董其武的部队,他们攻打城池没成功,反而被我军给围住了,两边就这样僵持着。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傅作义派来了援军,我们商量后决定,先解决掉这批增援的敌人,然后再去对付董其武的三个师。但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判断出了差错,只好放弃了集宁。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的主力军队一步步靠近大同,迫使我军围攻的部队撤退。接着,我们打算全力守护张家口,并最终消灭了敌人1万多人。
老蒋瞧见这阵势,又让傅作义去攻打张家口北边的张北地带,让我军毫无防备,结果我军只好从张家口撤了出来。
张家口失守后,当时好多人都心里不好受,特别是第二纵队的司令员郭天民,毕竟一年前是他亲自从日军那儿把张家口给抢回来的。
很多人对郭天民不太了解,他其实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毕业生。从抗战一开始,他就跟着聂荣臻,两人关系相当好。郭天民和杨成武都被看作是聂荣臻手下的两名得力干将。
抗战那会儿,郭天民表现得特别棒,他不仅干掉了1万多敌人,还搞到了好多美式武器,从此有了个响亮的称号叫“郭铜墙”。
可解放战争一开打,傅作义突然攻打张北,导致张家口失守,这事儿让郭天民一直心里过不去,简直就成了他的心结。
1946年10月22日,聂荣臻为了总结那场打输的仗,开了个大会,主要讲了讲战斗里哪些地方做错了,郭天民当时也在场。
当聂荣臻提到张家口的情况时,郭天民心里有点窝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砰”地一下拍了桌子站起来,责备聂荣臻不该轻信蒋介石那套“和平建国”的假话,害得我们部队裁减得太厉害了。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埋怨聂帅,他只是遵照中央的命令行事。后来,聂荣臻虽然心里很不满,但他啥也没说就走了。郭天民事后也感到挺后悔的。
但不管怎样说,郭天民确实是搞错了,因此他被暂时撤了职,接着刘少奇和朱德两位同志被派来负责指导。
朱德可以说是郭天民的贵人,当年朱德慧眼识珠,发现了他的才能,于是把他从红军大学里提拔出来。在之后的红军长征路上,郭天民也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当两人要“交接班”的时候,郭天民请求调到刘邓大军那里去工作,后来朱老总答应了。于是,在1947年8月,他就跟着刘邓大军一起,长途奔袭到了大别山。
之后,郭天民继续在部队里发光发热,被调到了第四兵团,跟陈赓一起共事,那会儿他们配合得特别默契。他日后回想起那段日子,说道:“在四兵团的那段时光,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之一。”
http://50061.net/yiangtiyujieshao/10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