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让孩子背数学了!鼓励孩子爱上数学,有方法!
“3×4=12”“三角形内角和 180 度”—— 不少家长一教数学就逼孩子死记硬背!
可你知道吗?孩子记熟了公式,却可能连 “3 个苹果分 4 个小朋友怎么分” 都算不明白。
其实数学根本不用背,超市就是最好的课堂。
带孩子买东西时,让 TA 算一算 “3 瓶牛奶每瓶 5 元,付 20 元能找多少”,比背 100 遍 “5×3=15” 还管用;
切蛋糕时问问 “8 个人怎么切能每人吃到一样大的”,孩子自然会理解分数的意义。
北京某小学做过实验,常帮家长算账的孩子,数学成绩比死记硬背的孩子高 15 分,因为他们学的是 “有用的数学”,不是 “纸上的公式”。
别再让孩子背数学了!鼓励孩子爱上数学,有方法!
下面,谭谈学习,为你解读!
很多孩子怕数学,是因为家长总把 “做题” 和 “学习” 绑在一起。其实积木、桌游、甚至手机小游戏,都能悄悄培养数学思维。
比如搭积木时,让孩子数 “用了多少块正方体”“搭 10 层需要加几块”,不知不觉就练了计数和加法;玩 “大富翁” 时算步数、管钱财,乘法和加减法自然而然就会了;
就连玩跳棋,都要算 “走几步能吃到对方的棋”,这就是最基础的逻辑推理。
上海一位数学老师做过统计,常玩数学类游戏的孩子,解应用题的速度比不玩的孩子快 30%,因为他们没把数学当成负担,而是当成了 “闯关游戏”。
“这道题又错了!说了多少遍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家长的指责,是让孩子讨厌数学的 “杀手”。其实比起答案对错,孩子的思考过程更重要。
比如孩子算 “5+7” 时,可能会说 “5+5=10,再加 2 就是 12”,也可能说 “7+3=10,再加 2 就是 12”。这时候别打断 TA,反而要夸 “这个方法比老师教的还聪明”。
深圳某小学的老师就用这个办法,班里 80% 的孩子都能自己想出多种解题思路。
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 “标准答案”,而是 “我的想法被认可” 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才是爱上数学的动力。
很多家长觉得 “数学好就是算得快”,可实际上,数学的核心是逻辑思维。
比如孩子问 “为什么时钟是圆形的”,别嫌 TA 啰嗦,这正是培养数学思维的好机会。
你可以和 TA 一起观察:“圆形的时钟,指针转一圈刚好 360 度,分 12 个格子,每个格子就是 30 度,这样才能准确显示时间呀”。
再比如看动画片时,问问 “这个角色从家到学校走了 3 条路,哪条最近”,孩子会慢慢明白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当孩子发现数学能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就不会觉得它是枯燥的公式,反而会主动去探索 “为什么”,这才是真正的 “爱上数学”。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谭谈学习,欢迎关注我。
#热点观察家#
http://50061.net/xinwendongtai/602941.html